“水問題形勢在‘一帶一路’很多相關區域,歷史上無序,現在很嚴峻,未來要加劇,是風險和沖突的引爆點,是地緣政治的一個焦點和核心問題。”日前,在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咨詢項目“‘一帶一路’發展中國家水安全戰略”院士專家咨詢會上,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所研究員潘家華如是表示。
“全球變化下的跨境水問題更為復雜、敏感,解決難度日益增大。”該咨詢項目負責人、中科院院士夏軍認為,在我國與周邊國家眾多的跨境流域中,構建以流域為核心的區域“水利益共同體”,共享跨境水利用和安全調控綜合效益非常重要。
水問題是關鍵問題
“西方國家對世界水問題不太感興趣。”中科院院士陸大道認為,在“一帶一路”一些區域,水資源的合理開發、利用、分配非常重要。
“現在強調大國擔當,水問題是一個重要切入點和重要抓手,中科院、科技部包括政府部門,對此問題都要很好地參與。”陸大道認為。
“在整個‘一帶一路’中,水的確是關鍵的問題,應該合作共贏、風險管控,作為戰略切入點,更符合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要求?!迸思胰A說。
從戰略協同問題,也需要考慮一旦一些區域水危機,會對中國有什么反向的影響。
在水問題上有一部分地區比如東南亞和中亞與我國密切相關,中科院地理資源所研究員劉衛東表示,“這里的水問題是我們早晚都要處理的事情,這些方面我們應該有一些新的提法和建議?!?/span>
從咨詢報告的政策對策方面,為保證咨詢效果的有效性,中科院院士孫鴻烈建議應從能把控的方面著手,比如報告應該針對中國應該采取的措施,另外,既然是中科院的咨詢項目,應側重于中科院的優勢。比如需關注“一帶一路”區域所產生的水的問題和相應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,以及生態環境問題影響到水的問題。
分享中國節水技術與經驗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研究員王浩介紹,“一帶一路”區域國家的給排水技術水平整體都比較弱,在很多方面,中國有非常明顯的優勢。比如,達到歐盟106項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水處理技術,利用中國的技術每立方米的處理成本非常低廉,遠遠低于國外一些技術的處理成本。“從價格比較上很有優勢,全是先進的膜技術,這種顛覆性的技術要迅速在爭議比較小的非洲一些地區普及。”
飲用水安全是這些國家普遍存在問題,中科院院士傅伯杰透露,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與斯里蘭卡在飲用水方面的合作就非常好,他們很需要。而且在飲用水及水污染處理方面技術都可以往出推,也可以同時向國際推進。
珠海汪洋水處理積極響應“一帶一路”
在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指引下,公司憑借豐富海外工程項目經驗,充分發揮系統集成化、工程專業化能力,響應國家“走出去”號召,在海外積極建設水處理企業的形象。
目前,珠海汪洋水處理已在馬爾代夫、阿聯酉、越南、印尼、菲律賓、巴基斯坦、沙特等國成功實施水處理項目,為當地客戶解決海水淡化、苦咸水淡化、污水處理等水質處理,形成了“一帶一路”為主線,南美洲、非洲兩翼齊發展的戰略布局。